为推进艺术学科的发展与建设,2023年3月24日下午,三亚学院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邀请音乐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的几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引进教师,在学校书海馆二楼举办了一场学术沙龙。
参加此次学术沙龙的的老师有音乐学院院长张巨斌教授、张彤、刘韵、江林龙、黄惠琳、韩笑以及设计艺术学院的杨镅老师。几位老师与刘校长就“数字化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多样性”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沙龙开始,教师们简单介绍各自的情况,并针对学科建设的话题分别进行发言。
首先是黄慧琳和江林龙老师,介绍之前在广西高校任教的经历,主要致力于研究广西的山歌和小调,去年6月来到三亚学院后,在学院院长的带领下,开始研究海南本土歌舞以及康养音乐。
其次是韩笑老师分享了她在意大利的学习经历以及学习到的新兴学科,包括《耳部科学》、《舞台心理学》、《脑部神经学》、《音乐与心理学》,并认为在数字化时代,音乐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第三位发言的教师是刘韵,她分别介绍了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的学科的差异性,以及将生理课和声乐技巧课结合在一起的课程,以及不同声音类型的演唱特点。
紧接着发言的教师是张彤,她的本、硕、博学位都在俄罗斯完成,学习内容比较广泛,声乐、钢琴、合唱指挥、心理学、音乐教育等等,更宏观地了解到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如何将其实际应用到三亚乃至海南的文化艺术的发展中。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艺术学院的杨镅老师,她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在法国留学,其专业是建筑设计,她明确地提出在专业中需要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有亲身的感官体验,艺术性的学生不能仅仅说理论,还要有较多的实践,结合我们的校园、食堂等各类建筑,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让学生积极培养个人的独立思维和创意能力。
在老师们发言的过程中,刘开南校长认真倾听,并时不时的虚心询问,与老师们展开讨论:“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音乐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等话题。经过大家激烈地讨论,得出共识,音乐作为人类的非语言性工具,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尤其是在“演”、“唱”和“演”、“奏”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和模仿一些技巧,却无法将人的情感表现出来。刘校长强调,作为教师,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要发自内心,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同理心,相互之间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要有情感和创意。这样,在我们的人才培养中,才能培养出来有情感、有“艺术范”的人才。学校主张的“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在艺术学科中最能体现或表现,要鼓励同学们去思考如何发自内心地去体会音乐、艺术,甚至人生等。
刘校长最后期望,三亚学院音乐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要通过各种方式,把整个校园打造的有艺术气息,为提升全校同学的艺术素养发挥作用。
图文:韩笑
审核:张巨斌
上传:安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