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斌
发布日期:2024-06-19 浏览:22

                                                                 张巨斌工作业绩简介

       张巨斌(1965.02.18),三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原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全国艺术硕士教指委专家,海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三亚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中世纪史学会会员,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会员,海南省孔子学会理事,三亚疍家协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高校艺术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旅游艺术、音乐治疗等。主持2017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原创音乐剧《更路传奇》;曾主持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2014)、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2007)、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2014)、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1项(2014)、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1项(2013)、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等单位委托横向课题3项。发表的有《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中国宫廷音乐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征探析》、《“艺术音乐”的文本解读》、《结构主义与音乐》、《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表现特征》、《在中西比较中建构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论体系》、《中西方音乐文化历史演变的异同》等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有《音乐艺术化与西欧社会》、《海南八音器乐》、《琼古遗韵大讲堂》、《大学生艺术修养》、《音乐教师教育简论》等专著、编著8部。

       近年来致力于海南本土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与弘扬工作,2013年开始主持策划了海南大学的“琼古遗韵”项目建设:组织开设了“琼古遗韵大讲堂”、策划了5场“民间艺术进高校”的展演、创编了一台《琼古遗韵》歌舞剧目参加第二届海南省艺术节等活动。2017年启动了海南非遗项目“更路簿”文化的艺术推广工作,策划创作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更路传奇》获得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一、主要工作经历

1980.1-1982.9,在甘肃省皋兰文工团任笛子演奏员;

1982.9-1986.7,在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音乐理论作曲专业;

1986.7-2003.6,在甘肃中医学院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先后任艺术教研室主任、团委副书记、社会部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2003.6-2005.1,在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从事艺术教学、管理工作,任艺术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5.1-2012.1,在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工作,先后任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办公室特色小组副组长、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部主任、校教学委员会委员等职。

2012.2—2013.2,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

2013.3—2017.4,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为海大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8.3—今,三亚学院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

二、主要学习经历

1982.9-1986.7,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理论作曲(本科、学士);

2003.3-2005.7,甘肃省委党校学习“文化学”专业(研究生);

2001.4-2001.7,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第15期高校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7.9-2011.5,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欧洲音乐的现代化研究(历史学博士学位)。

三、承担过的主要教学课程

1、普通大学生(非音乐专业)的“音乐鉴赏”、“艺术史”等课程;

2、音乐专业(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的“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名作鉴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艺术概论”等音乐学类课程;

3、音乐专业研究生的“音乐史论”、 “论文写作”等课程。

四、已发表的主要论文

1、音乐与健康,《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 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刍议,《开发研究》2003年第4期;

3、音乐文化的传播形态,《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从女子十二乐坊现象浅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市场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专辑,第32卷;

5、论美育与素质教育,《艺术教育》2006年第2期;

6、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中国宫廷音乐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征探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中国传统音乐分类研究综述,(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11届国际会议交流论文2006.9);

9、音乐学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3期;

10、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实践,《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1、天津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3期;

12、刍议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华章》2007年第6期;

13、音乐学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14、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源和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15、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考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16、高雅音乐自古就是小众,《音乐周报》2008年8月27日第5版(评论版);

17、中西音乐的艺术差异,2008年天津市社会科学第四届年会优秀论文,载《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8、读《杨燕迪音乐文集》品音乐人文内涵,《人民音乐》2009年第7期;

19、“艺术音乐”的文本解读,《艺术评论》2010年第11期;

20、结构主义与音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被转载于中国音乐学网“论文在线”;

21、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表现特征,《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被转载于教育部人文社科网“论文在线”;

22、在中西比较中建构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论体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第4期;

23、中西方音乐文化历史演变的异同,《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第04期。P:58-64

24、中西音乐织体结构相异的社会原因,登载于中国音乐学网“论文在线”;

25、黎族传统民歌的分类特征,2012年9月6日由海南省政协、民族学会举办的“海南省保护和开发黎苗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交流论文,该论文集已由海南出版社于2013年2月正式出版;《琼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6、黎族民歌的音乐形态刍议,2012.12.9由海南民族研究基地举办的“海南首届‘黎学’研讨会”交流论文。《琼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获海南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

27、海南疍歌初探,2014年6月首届三亚疍家文化论交流论文,《海南疍家文化论丛》,主编:詹长智、吴皖民,南方出版社,2015年6月,第156-166页。

28、口述史视野下的海南陵水疍民及其歌唱文化,《海南历史文化》(第五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

29、海南八音器乐的音乐学初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103-109页,12000字。该论文获得三亚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注:以上加粗的论文为核心期刊论文,均从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

五、出版的主要著作

1、《21世纪大学生艺术修养》(主编,共21万字,本人承担12万字;2001.8,兰州大学出版社);

2、《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副主编,共20万字,本人承担8万字;2000.6,兰州大学出版社);

3、《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副主编,共19万字,本人承担7万字;2001.8,兰州大学出版社);

4、《21世纪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副主编,共21万字,本人承担10万字;2001.8,兰州大学出版社);

5、《21世纪大学生的心理保健》(主编,共20万字,本人承担8万字;2003.8,兰州大学出版社);

6、《21世纪大学生与创新成功》(主编,共18万字,本人承担7万字;2003.8,兰州大学出版社);

7、《音乐教师教育简论》(独立完成,21万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

8、《音乐艺术化与西欧社会》(独著,33.6万字),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

9、《琼古遗韵大讲堂》(一),(主编),海南出版公司,2015年11月;10、《琼古遗韵大讲堂》(二)(主编),东方出版社,2017年12月.

11、《海南八音器乐》,(合著,186千字)南方出版社2019.7

六、承担过的研究项目(包括在研项目)

1、“21世纪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2000.6-2003.8;项目编号:C114)

2、“兰州商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发展方向的可行性研究”(兰州商学院2003.5-2004.5);

3、“中国音乐史优秀课程建设”(天津师范大学,2005.12-2007.4);

4、“音乐教师教育开发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开发项目,2005.5-2006.7);

5、“中国宫廷音乐的源流考略”(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207,2007.1-2009.6);

6、“公元前中西音乐比较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编号:TJZL07-1003,2007.1-2010.11);

7. 海南黎族传统歌舞的旅游开发研究(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2012年招标立项课题,QMZJD2012-10,经费:o.6万);

8. 黎族竹木器乐的教育传承保护研究(在研项目: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编号:Hjsk2013-33,经费:0.4万);

9、海南八音器乐的音乐学研究(2014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项目编号:HNSK14-123,经费:2万);

10、艺术与社会关系研究(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经费:5万,项目编号:KYQD1432);

11、海南八音器乐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费:10万,项目批准号:14YJA760050);

12、海南八音器乐研究(2014年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课题,经费3万,);

13、陵水历史文化(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海南省社科联,经费3万,);

14、琼古遗韵(海南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80万);

15、大型原创音乐剧《更路传奇》(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创作类项目,280万,时间:2017.6-2018.12)。

16、千秋南海家国情《更路传奇》剧中人,2020年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周期2年(2021-2022),10万。

17、音乐剧《更路传奇》获得2020年海南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项目,周期两年(2021-2022),经费10万。

七、获奖情况

1、《21世纪大学素质教育》获甘肃中医学院2003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2、2004年获兰州商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3、本人主讲的“中国音乐史”2006年被评为天津师范大学优秀课;

4、《音乐教师教育简论》获得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中西方音乐的艺术差异》(论文)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200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6、《黎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刍议》,获海南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2014年12月)(编号:第8—48号)。

7、海南八音器乐的音乐学初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获三亚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人联系方式:邮箱:binjuzhang@163.com     电话:13976871458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学院招生电话:0898-88659769 学院办公室电话:0898-8838 6080
  • 院长信箱:syxyyyxy@163.com
  • 三亚学院音乐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音乐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天涯音乐微信公众号

    • USY音乐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