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改革,舞蹈教研组召开集体教研工作会议。会议由教研组组长李乐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设施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三大议题展开研讨,旨在全面提升舞蹈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舞蹈人才。
针对大学生情绪波动问题上,教研组重点研讨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1.动态监测机制: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反馈制度,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舞蹈生压力源专项调研,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
2.课程弹性调整:在剧目排练、编创课程中增设阶段性放松环节,鼓励教师采用“鼓励式教学”,减少学生因严苛考核产生的焦虑情绪。
为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提升设施使用效率,会议对实验室管理提出细化要求:
分级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按年级分配使用机制,避免资源冲突。
卫生与设备责任制:每班指定“实验室管理员”,负责课后设备归位、卫生检查及故障上报;教研组每月开展设施安全抽查,纳入班级考核。
围绕舞蹈编导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目标,教研组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教研组组长李乐老师指出:“舞蹈教育需紧跟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创’,真正成为能编、能演、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会议立足当前教学实际,聚焦学生发展核心问题,通过务实举措推动舞蹈专业建设提质增效。下一步,舞蹈教研组将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过程督导,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刘培
审核:李乐
上传:安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