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海南自贸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三亚学院音乐学院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扎实的育人成果,成为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学院以 “立足海南、面向全国,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为定位,深耕文旅演艺、艺术康养、社区艺术三大领域,构建了 “教研创演” 一体化的办学体系,为区域文化艺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旅演艺:产教融合培育舞台新星

依托三亚丰富的文旅资源,音乐学院将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了 “以演促教、以演促学” 的鲜明特色。学院与宋城集团、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陕旅集团等头部文旅企业建立稳定合作,设立校外实践基地,每年输送大批毕业生参与《三亚千古情》《红色娘子军》等知名文旅演艺项目。

课程体系中,《海南本土音乐》《旅游演艺舞蹈》等本土化课程与 “文旅演艺节目策划编排课程群” 试点项目,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师生参与创作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更路传奇》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巡演 20 余场并斩获海南省文华奖等多项大奖;另一部原创音乐剧《传奇永生花》入选海南省高校思政建设文化精品项目,彰显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强劲实力。

已连续举办 10 年的 “天涯音乐节” 成为师生展示风采的重要平台,累计推出原创作品数百个,部分节目登上央视春晚三亚分会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高端舞台,培养了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文旅演艺人才。

艺术康养:跨界创新开拓产业新局

瞄准海南自贸港康养产业发展战略,音乐学院率先布局艺术康养领域,成立海南省音乐康养专业委员会,与海南健康产业管理协会、多家康养机构共建 “艺术康养工作坊” 和体验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与研究体系。

学院开设 “音乐正念”“音乐康养” 等特色课程,编写《音乐康养概论》教材,教师团队承担 5 项省级艺术康养研究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12 篇,内容涵盖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干预、康养音乐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艺术管理专业(音乐康养方向)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音乐与康养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 “艺术 + 健康” 的创新发展路径。

社区艺术:扎根基层服务社会治理

音乐学院积极探索艺术在现代服务业与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与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多个社区及老年大学建立合作,构建了 “校社联动” 的实践育人模式。师生定期开展社区音乐会、舞蹈专场演出等活动,累计完成公益艺术培训百余次,覆盖群众数千人。

学生团队结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艺术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策划实施的 “金风玉露主题音乐会”“社区艺术工作坊” 等项目,既提升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成为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典范。

育人成果:多维发展彰显办学实力

学院现有音乐表演、舞蹈编导、艺术管理三个本科专业,635 名在校生,52 名教职工中博士 7 人、教授 6 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近五年,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经费达 349 万元,发表论文 264 篇,出版著作 19 部,获得省市以上奖项 146 项。

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既活跃在宋城集团、陕旅集团等知名企业,也有学子考取公务员、攻读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或自主创业成立艺术培训机构,涌现出 “全国最美志愿者”“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等先进典型,彰显了 “一专多能”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未来,三亚学院音乐学院将继续依托自贸港建设的区位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特色发展,为文化艺术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海南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于学院

文字:王景泽

审核:张巨斌

上传:安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