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0日,音乐学院理论教研组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AI如何赋能音乐理论课程与教学改革”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张巨斌院长主持,以及理论教研组教师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
会议指出,AI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朱可一老师提出将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合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并建议增设项目制创新实践课程,以项目驱动学习与实践。姜海超老师则强调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中构建“AI处理基础—教师引领深度—学生主导实践”的新教学模式,推动课程向个性化、交互式转型。

孙昕阳老师提出基于学生差异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融合异步、探究与自主式教学策略,并引入AI陪练系统提升练习质量。王珣老师在《歌曲写作》课程中建议增设AI创作工具模块,开展“人工+AI”双轨实践,注重人机协同与伦理讨论。魏巍与高源老师分别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史课程角度,强调通过AI平台拓展学术视野与文化理解力。

孙铭悦老师分享了在合唱指挥课中应用AI进行实时音准纠正与节奏训练的具体实践,体现AI在集体课教学中的显著优势。
本次研讨会凝聚了多位教师在AI+音乐教育领域的创新思路,体现了三亚学院在课程现代化、教学智能化方面的前瞻探索。学院将继续推动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具适应性与创造力的音乐教育新生态。
图文:孙铭悦
审核:王景泽
上传:安之晖